“人命关天,禁采禁食毒蘑菇”
2021-03-20 16:48:0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网络 | 编辑:邹长钦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953


      春雨绵绵,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,田间、山林都冒出了野生蘑菇。 蘑菇虽美,却是带刺的玫瑰。误食野生毒蘑菇病死率高,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。

毒蘑菇简介

        毒蘑菇学名毒蕈(读作“xun”)。我国蘑菇种类繁多,超过3.6万种。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,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,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!野生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复杂,毒性强,发病急,进展快,且没有特效解毒药,死亡率极高。误食野生毒蘑菇后的中毒症状复杂多样,大部分误食后10分钟~6小时发病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、精神抑制、精神错乱、幻觉等精神症状,严重的可出现吐血、脱水、肝脏和肾脏损伤、昏迷等严重症状,如果治疗不及时、中毒程度深,可导致死亡。

毒蘑菇(蕈)认知误区多

       误区1:鲜艳的蕈有毒,颜色普通的蕈没毒。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蕈是否有毒;如鸡油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,美味可食;而灰花纹鹅膏、致命鹅膏属剧毒蕈,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。

  误区2: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蕈有毒,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蕈无毒。大部分蕈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,然而并非都可食用;有一些毒蕈的确喜生长在粪便,如盔孢伞和花褶伞属中一些有毒种类;另外,鹅膏、口蘑、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。

  误区3:蕈跟银器、生姜、大米、生葱一起煮,液体变黑有毒,没变颜色就没有毒。蕈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,毒蕈中最毒的鹅膏毒素,在蒸煮过程中也不发生颜色变化。

  误区4: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蕈有毒。一些多汁蕈受伤后颜色会发生变化,它们不仅没有毒,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。

  误区5:生蛆、生虫的蕈没有毒。许多剧毒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、生虫。

常见蘑菇类型

      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,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,在野外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,同时不偏听偏信。必须在分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,证明确实无毒时方可食用。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,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,千万不可大意。

毒蘑菇(部分)


白霜杯伞

毒红菇

毒绳伞

狗尿苔

灰花鹅膏菌

墨汁鬼伞

铅绿褶菇

窝柄黄乳菇

秋日小圆帽

常见可食用蘑菇(部分)


黑木耳

香菇

金针菇

毒蘑菇中毒类别

胃肠中毒型: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

神经精神型: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,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。

溶血型:主要症状是在1-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,症状是突然寒战,发热,腹疼头疼,腰背肢体疼,面色苍白,恶心,呕吐全身虚弱无力,烦躁不安和气促。

肝脏损害型:临床潜伏期一般可分为六期:潜伏期,15~30小时;胃肠炎症状期;假愈期,1~2天;内脏损伤期,一般以肝脏为主,涉及心、肺、脑等;精神症状期,严重者最后进入昏迷期。临终出现中枢神性呼吸、循环衰竭或死亡中枢性高热。应特别注意假愈期,此时病人无任何症状,但毒素正向肝肾内脏侵犯,病情恶化较快,可导致死亡。

呼吸与循环衰竭型: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。死亡率较高。

光过敏性皮炎型:中毒后的潜伏期约24小时,身体露出的部分,会出现肿胀、疼痛,指尖剧痛、指甲根部出血,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。

一旦误食怎么办

       马上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,呼叫救护车(保留毒磨菇样品(含呕吐物))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。同时尽早采用催吐、洗胃、导泻、灌肠等方法,迅速排除毒素。

催吐:先服用大量温盐水,然后可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刺激咽部,促使呕吐。注意孕妇慎用催吐。

洗胃:严重呕吐者不必洗胃,如呕吐次数不多时则不应放弃洗胃。洗胃越早越好,一般在摄入毒物4~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。但即使超过6小时,甚至12~18小时仍可根据毒物的吸收状况进行洗胃。

导泻、灌肠、输液和利尿:为清除肠道停留的毒物,可进行导泻,对未发生腹泻的患者可进行灌肠。若以上措施都不见效,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毒素从尿中大量排出。

特别需要提醒的是:在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,切不可自行进行解毒行为,耽误最佳治疗时间。

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药

避免食用才是关键


责编:邹长钦

来源:网络

  下载APP